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

副食品怎麼給?4–6 個月:從十倍粥開始的親子試吃旅程

這篇記錄兔寶 4–6 個月的副食品探索歷程,從十倍粥開始,到嘗試蔬菜、水果、蛋黃、魚肉,寫下每一天的搭配與反應。也分享我選擇餵食時段、蒸煮技巧、過敏觀察、排氣與喝水方式,以及那些寶寶吃飯時的小情緒與趣味反應。

寶寶最早開始可以吃副食品的時間是4個月大,而WHO則建議從6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。會有這2個月的差異是考量某些地區的水源和衛生狀況,對於未滿6個月的寶寶以純母乳哺育是最沒有安全顧慮的。

為了把握黃金試敏期,我決定從兔寶4個月大開始給予副食品,等兔寶可以坐穩後就讓他自己進食。

4個月大的兔寶當然還不會坐,所以吃副食品時是躺在育兒神器Luna Leaf上面,調整成斜躺45度的角度。

其它準備工具:圍兜兜(可以接住大量掉落食物)、矽膠湯匙和碗(可以進消毒鍋的)、副食品冷凍分裝盒。

雖然參考了很多資料,要真正規劃第一週副食品時,還是有點手足無措。我的習慣是會事先規劃副食品的內容,方便採買,也會寫飲食日誌,以下是兔寶第一週的副食品流水帳:

Day 1 十倍粥30ml

Day 2 十倍粥30ml+蒸南瓜些許

Day 3 十倍粥15ml+蒸南瓜+地瓜葉各些許

Day 4 十倍粥15ml+蒸南瓜+地瓜葉各些許

Day 5 十倍粥15ml+蒸高麗菜+地瓜 (7-11)

Day 6 十倍粥15ml+蒸高麗菜+蒸紅蘿蔔

Day 7 十倍粥15ml+蒸南瓜+蒸紅蘿蔔+小口蘋果泥

可以發現我剛開始是走一個粥派,都用粥當基底去混搭其它食材。而且沒有什麼「一種食物吃三天,沒過敏再換下一種」這種觀念。這種觀念已經被翻轉了,過敏原是累積的,如果連續大量吃同一種食材,反而是增加過敏的機率。

但我會一天只增加一種新的食材,以及選在中午時段11-13點間餵副食品,以免有什麼過敏狀況可以及早發現和處理。選中午時段也方便以後寶寶三餐跟著大人吃。

十倍粥 (水:米=10:1) 我預先煮好凍成15ml的冰磚7個,可以存放一週,其他食材就當餐蒸熟,用湯匙壓爛,或用剪刀剪碎 (葉菜類)。因為家裡沒有攪拌棒或攪拌機,所以我不打泥 (推崇自然派的我,心想原始人怎麼有辦法打泥呢?)

兔寶嘗試人生第一口粥時,露出「這什麼東西」的表情,但很快就會吞嚥。剛開始餵副食品他時常崩潰大哭,可能是不習慣食物味道,或是不喜被放在Nuna Leaf上固定著吧?

第二週繼續我們的副食品試驗,飲食流水帳如下:

十倍粥+馬鈴薯泥+一截香蕉

馬鈴薯泥+A菜+奇異果

馬鈴薯泥+毛豆壓碎+一塊芒果

市售米泥 (南瓜口味)+1/4蛋黃

市售米泥 (成份有蘋果、高麗菜、蕃茄)

市售米泥 (味美菜口味)+魚肉粥+地瓜泥

十倍粥+蒸絞肉+3口香蕉

十倍粥+蒸絞肉+蒸洋蔥+3口櫻桃汁

十倍粥+鮭魚

十倍粥+蒸絞肉洋蔥+豆腐

這個月齡主要在試敏,竟然讓寶寶多嘗試各種食材,不用追求副食品的量,所以我也就沒在記兔寶吃了多少。十倍粥大概都是15ml,搭配其它食物。種類方面進展得很快,蛋黃、豬肉、魚肉都有給,食材都蒸軟、剪碎即可,質地軟的水果也很適合。

另外有幾天試吃了市售的米泥,這是我買寶寶魚肉的贈品,但米泥兔寶吃得很不開心,都是大哭或吐出來收場,我想他可能不愛泥的口感!

經過以上這2-3週,兔寶好像還吃得不錯,只要找準時機 (不要在太餓或剛吃飽時給副食品,最好在兩餐中間;對2個小時喝一次奶的兔寶,就是在喝完奶的半小時左右給副食),就會順利完食。當然剛開始寶寶都會伸手抓湯匙、抹得亂七八糟,但跟之後手指食物比不算什麼啦!
看兔寶吞得不錯,我就進展到了七倍粥。食材也是列了一長串在排隊,每天試一種,蒸軟壓碎或剪碎;兔寶吃三週白粥有點膩了,我就開始用肉湯或高湯煮粥,不用調味靠食材本身味道就又香又好吃了!

這陣子觀察到兔寶:
(1) 很早就出現食物偏好了,有強烈風味的食材會直接吞掉,再怎樣都不吃,例如. 甜椒。對水果的喜好也是很明顯。
(2) 開始吃大人的食物,寶寶的腸胃接受到了很多刺激,睡前更容易因為腸胃而哭鬧,要努力幫他做排氣操,排完氣舒服了他才好睡。(其實6個月再開始副食品也是有它的道理在!寶寶到6個月就會自己排氣了,腸胃會舒服很多)
(3) 有時候身體會出現紅疹,零零星星的。這時候我就會爬一下日誌,看看可疑的食材有哪些,這幾種食材我就隔個幾週再少量給,確認沒什麼問題再繼續。
(4) 開始吃副食品,我就開始給兔寶喝水,以免他便秘。吸管杯他玩了好一陣子,還沒掌握到訣竅,所以我在飯後會用吸管餵他一點水。(吸管剪短,一側泡入水中,用手堵住另一側取水)

整體而言,媽媽我規劃副食物規劃得很開心,每天期待兔雙對新食材的反應,也漸漸抓到做副食品的節奏,半小時內可以上餐。1打1帶著兔寶去超市採買、蒸煮食材、餵食、收拾等都沒問題,模式漸漸建立起來了。

此時兔寶差不多來到6個月,開始學坐了,我也就開始研究下一階段—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手指食物了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搬家小通知|歡迎來新家坐坐

親愛的你,謝謝曾經在這裡停留。 我已經把這個部落格的內容慢慢搬到新的空間: 《光是這樣就很好》 → lightisenough.wordpress.com 這個新空間會繼續分享 關於育兒、工作的拉扯、以及日常裡那些微小卻溫柔的光。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陪伴,歡迎追蹤新站,一起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