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是我親餵以來最常被問到的母奶問題整理。從「奶夠嗎?」「寶寶會不會太瘦?」「妳要餵到幾歲?」到「為什麼不擠出來給別人餵?」,我分享自己的回應方式、被問的心情,以及實際科學觀點。寫下來,是想讓還在親餵路上的妳知道:不是妳太敏感,是這些問題真的該好好回答一次。
這篇收集我自己餵母奶以來被問到的問題,因為我親生媽媽和她的同溫層都沒餵過母奶,問題主要來自他們,還有一些人生過客⋯有時候能笑笑回答,但某些時候也是會爆青筋⋯這篇會持續更新喔!
Q. 小孩怎麼好像一直吃不飽?到底奶夠不夠?
A. 我通常回答「母奶好消化啊!就像吃粥一樣比較容易肚子餓,這樣少量多餐才健康!」「他肚子餓會自己再吸」我媽是可以理解啦,對於有些人想要一次把小孩灌到飽4小時再餵下一次,那個就要再花一些時間解釋了⋯
Q. 喝母奶寶寶比較黏人,旁人比較不好帶。
A. 這甚至不是問題,是陳述句了。「所有小孩都會黏媽媽」這句話拿出來擋就對了!通常其它照顧者(尤其是同樣具有母性賀爾蒙的阿嬤們)會看不慣小孩黏媽媽,這可能是某種爭風吃醋的表現?我婆婆第一次說「怎麼這麼黏媽媽」時,隊友有跳出來搶答「小孩都黏媽媽啊!我也黏你啊!」我很滿意👍
Q. 餵母奶媽媽要多進補,母奶才會有營養。
A. 其實養份會優先供給母奶,所以要擔心的是母奶媽媽自己的養份喔!對我來說特意進補反而容易塞奶(太油)或變胖⋯全母奶的媽媽每天多補充約500大卡就夠了,隨著副食品量上升、母奶量下降,也就不用額外補充熱量,多吃反而容易發胖啊!(哭)
Q. 打算要餵到幾歲才給他戒奶?
A. 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,通常是回答「看小孩想喝到幾歲」。兔寶在10-11個月時已經每天跟著大人吃三餐,奶只有早晚喝,或他想到時來吸一下當飲料。我自己沒有設定離乳時間(一般到7歲前都是正常的),實務上來講很多媽媽在3歲左右幫小孩戒親餵,通常是因為上幼稚園的緣故。在不困擾的情況下,我還想保留這個安撫的武器呢!
Q. 4個月就要喝40分鐘,長大不就越喝越久?
A. 這個問題有兩層面要回答。第一個層面是,寶寶長越大,喝奶的技巧會越來越好,所以他喝的時間會越來越短。第二個層面是,母奶跟配方奶不同:配方奶要隨著月齡增加而越喝越多,母奶則不用。因為母奶的成份是變動的,隨寶寶長大,母奶會自動調整成份以提供寶寶所需要的能量。所以寶寶到1歲前的母奶量一直維持在90-120/餐間就可以囉!
Q. 母奶寶寶通常比較壯喔!寶寶這樣太瘦了。
A. 這就是讓我爆青筋的評論…….「但醫生說他生長曲線很正常喔!」我當時是這樣回,但心裡真的滿不爽的。隊友和我就偏瘦小,寶寶是要多壯碩?身高體型還是遺傳影響最大,況且3%-97%內都是很正常的生長曲線。隨意評論別人的身材、還把它跟母奶做連結,真的讓人不愉悅!
Q. 為什麼不擠出來餵?
A. 擠母奶出來餵,是最累人的一種方法。首先你要有時間擠,就算用免手持,也是兩顆擠奶器要掛在胸前15-20分鐘左右,然後這段時間抱小孩也不好抱,動作也很侷限,擠完還要洗和消毒。然後還要餵小孩(瓶餵可是雙手都被佔據啊),奶瓶容易喝到空氣,所以餵完還要拍嗝,喝冷藏/冷凍的庫存母奶更麻煩,還要先解凍和加熱,最後還要洗奶瓶、消毒奶瓶⋯這只是一餐,每天重複操作6-8次真的累死人。
還要一個大重點是,擠奶很容易讓媽媽覺得自己的奶不夠。寶寶是喝奶高手,他會邊喝邊引奶陣,我們的乳房也會邊分泌更多奶,他事實喝到的量會更多;擠奶則是手技或機器移出,移出效率是大打折扣的。媽媽看到自己努力了半小時,只擠出一點點的量,常常會沮喪或放棄母奶,旁人(婆婆媽媽隊友)也容易質疑母奶到底夠不夠,對新手媽媽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。
啊,所以這題我通常是回答「擠出來很麻煩啊!親餵最省時方便。」「但擠出來可以給旁人餵。」「我都自己在家帶小孩,親餵最方便喔!」
(陸續更新中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