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

3個月達成全親餵,第三篇:瓶餵掙扎、在月中的種種不順

「為什麼寶寶不喝奶?」「我的身體是不是壞掉了?」這些是我那時常常冒出的念頭。這篇是我邊餵邊崩潰、邊問自己值不值得堅持下去的心情記錄,也許你也走過這些時刻。

在第一次親餵成功後,我以為就此順利走上親餵之路,沒想到接下來幾天寶寶親餵狀況起起伏伏,親餵30-40分鐘後往往又哭鬧,嬰兒室就建議再補60-90cc的配方奶,讓寶寶睡熟。月中半夜設置有"勿擾時段",例如過晚上10點就不call媽媽親餵了,直接由嬰兒室餵配方,讓媽媽好好休息。

剛開始我也不疑有它,想說等我母奶量追起來應該就可以順順的親餵了吧! 沒想到此時就接到嬰兒室的電話,說兔寶紅屁屁,要我先暫停母奶,全給配方奶。

讓我不舒服的是,嬰兒室同時詢問,是不是媽媽吃了/喝了什麼食物才讓寶寶開始便便次數大增(最高記錄一天換19次便便)、才導致紅屁屁?

原本就因為兔寶紅屁屁而憂鬱的我,被這麼一問真的是回房大哭。因為月中巡診的醫師要2天後才會出現,當晚我們先帶兔寶去非月中合作的兒科就醫。

非月中合作的兒科醫師當時就建議: 不需要停母奶,繼續親餵。但嬰兒室卻表示他們處理紅屁屁一律是母奶暫停7天,並搭配無乳糖配方奶、晾屁屁等。我們幾度和嬰兒室溝通都不順利,月中巡診的醫師也是和嬰兒室站在同一陣線 (of course),讓我那一星期在月中都在哭泣中度過。

其中還包括幾次,隊友下班後想把兔寶接回房間,但被嬰兒室拒絕,表示他們要幫兔寶晾屁屁所以不能到房間來。產後賀爾蒙大爆發的我,有種小孩被剝奪的強烈不安全感。

我大概在此時才開始上網瘋狂做功課,瞭解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。

觀念澄清 1: 母奶中含有大量益生菌,原本就會幫助新生兒建立腸道的菌種,因此母奶有輕瀉的作用。母奶寶便便次數多完全是正常的! 紅屁屁只要持續照料就會改善。不需要停母奶!不然在配方奶出現前,嬰兒要怎麼辦?

那為什麼嬰兒室要媽媽停母奶呢? 對嬰兒室來講,全配方的寶寶當然比較好照料,按時餵奶、換便便次數也少。相對於母奶,配方奶是難消化的食物(我常用稀飯和油飯的關係在形容它們),奶瓶餵食又讓新生兒無法自己決定要喝入多少量 (因為奶瓶奶嘴的設計,寶寶只要不吞嚥就會被嗆到,所以只好一直吞嚥,喝入過多的奶量),喝入過多奶量的寶寶陷入他不該有的長時間睡眠、所謂4小時的cycle,對照顧者來講當然輕鬆很多,尤其是護嬰比1:5的嬰兒室。

觀念澄清2: 其實4個小時餵食一次,對新生兒來講是很不自然的一件事。對身為哺乳動物的人類來說,寶寶在出生後就會黏在媽媽旁邊,隨時掛奶 (指無時無刻想喝就喝,無論是肚子餓或討安撫)才是最正常的。寶寶胃淺,所以一次喝不下太多奶量,也會隨時醒來確認自己是否身處在安全的環境下,照顧者有沒有隨時在身邊,都是他身為小嬰孩的本能,這些本能會確保他在原始人類的生存環境中,是安全的、不會被叢林裡的猛獸叼走😂😂😂 

有時覺得人類文明發展的速度超過了DNA的演化速度,餵母奶這件事就是。我們的本能還停留在幾千年前哺乳類剛演化出來的階段,現代人卻試圖用訓練的方式讓嬰兒變「好照顧」。

瞭解了這一切的我,開始對於寶寶每4小時被餵一次配方奶,很不能接受。尤其是嬰兒室又要求我要換流速更快的奶嘴頭 (因為他們反應兔寶喝太久),以及不斷增加兔寶的奶量 (說他口慾強),讓我更加的反感。

觀念澄清3: 其實沒有所謂的口慾強這件事! 吸吮是小嬰兒的反射,他或許只是想討安撫卻頻頻被大人當成是肚子還餓、吃不飽、口慾強。如果寶寶在媽媽身邊,哭鬧就是塞奶就對了,不用區分他想做什麼。

而換成流速快的奶嘴頭,更是不利想要親餵的我。因為寶寶一旦習慣不費力、流速快的奶嘴頭,要他費力吸吮母奶就更加的困難。畢竟吸母奶用的方式,是更費力、技巧更要學習的,而且母奶是一陣一陣,需要靠寶寶引發奶陣,跟奶瓶餵食的模式完全不同。

這時已打定主意要全親餵的我,自然十分不樂意。

在手裡握有這些知識之後,我又是怎麼分析和反應的呢?

寶寶喝到第3天無乳糖配方時,他一天便便的次數降到了2次,紅屁屁沒有完全好,但改善了很多。我趁護理長巡房的時候,向她表示我很憂鬱、想恢復親餵。

月中畢竟做的是爸媽的生意,護長馬上call嬰兒室請他們讓我恢復白天親餵,因為「媽媽奶量也不多,影響不大啦」。

是的,因為每次在親餵後都補瓶餵,寶寶其實沒有認真吸母奶,我的奶量上不來,手擠一直都只在30cc/3hour(雖然手擠奶量不等於寶寶喝奶量,但奶量也真的不夠)。親餵後補瓶餵是大忌,我已經在無意間掉到這個坑裡面。

月中自然不會告訴我,而我在月中無數次向課程講師、護理師詢問「如何追成全親餵?」得到的回覆始終是「媽媽放輕鬆,不用想著要全親餵,好好休息最重要」這不是我要的答案啊!

恢復白天親餵後,我也要求嬰兒室換回流速慢的奶嘴頭,為寶寶日後轉全親餵做準備。並且不等嬰兒室call我,我看時間差不多了就主動去接小孩親餵,免得他太餓了失去喝母奶的耐心。

但我在月中期間一直沒勇氣24小時母嬰同室⋯😭 如果當初有勇氣一點,應該直接把紅屁屁的兔寶接回房間,24小時同室自己照料屁屁、同時追奶的。

除了沒勇氣外,月中當時也不建議媽媽自己晾屁屁,因為晾屁屁會採側趴式,怕媽媽沒注意到反而悶到小孩。再者,月中只教我搖籃式,我那時還不會躺餵,所以在打定主意全親餵後,我也主動要求護理師教我躺我姿勢。

做好了種種準備後,我就向隊友大膽的提出要提早離開月中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搬家小通知|歡迎來新家坐坐

親愛的你,謝謝曾經在這裡停留。 我已經把這個部落格的內容慢慢搬到新的空間: 《光是這樣就很好》 → lightisenough.wordpress.com 這個新空間會繼續分享 關於育兒、工作的拉扯、以及日常裡那些微小卻溫柔的光。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陪伴,歡迎追蹤新站,一起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