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記錄了乳腺炎反覆期間我做過的努力與學到的技巧,從泌乳顧問家訪,到電動牙刷舒緩、硬塊自救方法,甚至包括塞奶、奶嘴與親餵的矛盾選擇。但就算再努力,有些硬塊還是慢慢變成了後來的惡夢⋯這是我當時不知道的事。
IBCLC泌乳顧問家訪前,我和隊友列了一長串這4個月尚未解決的疑惑,要在家訪一小時內好好來請教顧問。以下是家訪的大概內容:
1. 目前親餵姿勢的調整:搖籃式&側躺餵
2. 確認寶寶的含乳嘴型。
3. 問題討論:包括奶頭偶爾會痛、寶寶吸奶手腳亂踢、有時會吸到生氣等等。
4. 硬塊、小白點、塞奶的正確處理方式;顧問教了我正確的手擠奶,以及遇到硬塊時的擠法、小技巧包括使用電動牙刷震動硬塊等等。
5. 塞奶無法等到天亮的自救方法。
6. 未來寶寶長牙期的應對。
7. 媽媽飲食建議,包括是否建議吃卵磷脂等等。
8. 詢問給奶嘴對於寶寶含乳的影響。
關於奶嘴這件事,由於兔寶生下來是先瓶餵,所以醫院、月中一直都有給奶嘴,我也是在轉全親餵時才學習到奶嘴對寶寶親餵嘴型有不利的影響,所以出月中後一直不想給奶嘴。
但站在隊友的立場,寶寶哭鬧不能給奶嘴等於少了一個武器,他又不能像媽媽一樣塞奶,偶爾他一個人顧真的很無助。於是我們趁機請教了顧問。
顧問回答是,兔寶其實喝奶嘴型滿固定的了,吸奶嘴可能影響也不大,但他或許根本不喜歡吸了喔?(沒錯呢,兔寶從轉親餵後奶嘴就漸漸不吸了,會吐掉)
這次的家訪,算是有吃到定心丸,很多觀念、問題,其實我和隊友都已經知道或有答案了,但就想要找有經驗公正的第三方來安心一下。
顧問同時給了我們很多的信心!因為我第4個月才請顧問,算很晚才找了,寶寶能吸得這麼好,算天賦異稟(?)吧!也鼓勵了我奶量很多,不用擔心寶寶生長曲線(呃,4個月時一度是3%寶寶),在正常範圍就好!家訪真是滿值得的,而且學到的手擠奶排除硬塊技巧,在日後救了我很多次⋯
但可能因為24小時顧小孩太過勞累(尤其在隊友復職上班後),我還是陸續乳腺炎了幾次。印象中兔寶3個月到6個月這段期間,每星期都會塞奶一次(規模或大或小),乳腺炎至少4-5次。到後來已經可以自己分辨單純的塞奶、或是乳腺炎引起的塞奶了🥲
說到乳腺炎就要翻開故事的另一章了。某次乳腺炎後左胸有一個小硬塊一直沒消退,我心想可能是乳腺還塞著,就繼續親餵想讓它自然消失。
沒想到它就一直存在了3個月,中間還有發生其它部位的乳腺炎,吃完抗生素這顆硬塊還是沒有消,就跟我共存著,也不痛。直到兔寶7個月左右,喝奶時手會亂抓亂掐,他掐著掐著,硬塊越來越紅腫,也開始有了痛感,我才覺得似乎要去給醫生處理一下了,也就進入了最悲慘的一個惡夢⋯
延伸閱讀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